通過對軟件的源代碼進行分析,并在虛擬系統(tǒng)中運行軟件,對軟件所實現(xiàn)的功能進行截圖記錄,鑒定其是否具備某種特殊功能。
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的程序性鑒定之一:對軟件代碼的安裝
提取軟件代碼是第一步,緊接著是對軟件代碼進行安裝,部分軟件代碼需要在運行的環(huán)境才能進行軟件代碼的比較,必然需要對游戲界面進行比較等。對軟件代碼的安裝,可以選擇對兩套軟件代碼同時安裝或先后安裝。在安裝的過程中,可以不管其安裝使用的文件是不是相同,因為安裝使用的文件僅僅是幫助用于對比鑒定文件進行運營的輔助手段,不會影響到用于對比的軟件代碼,不會對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造成實質上的影響。通過對比安裝過程中的屏幕顯示,如軟件信息以及使用功能鍵后的屏幕顯示等是否相同。
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的程序性鑒定之二:軟件代碼名稱對比
在軟件代碼提取、安裝完成后,接下來需要對軟件代碼進行一系列的對比,對比從外而內,由表及里,一步一步深入進行比較。首先進行比較的應當是軟件代碼名稱類形式上的比較。比如對其安裝后的目錄,以及各文件進行對比。這種比較是對軟件代碼表觀現(xiàn)象進行比較,包括文件名、文件長度、文件建立時間、文件修改的時間、文件上傳、文件屬性等幾個部分。通常情況下,軟件商業(yè)秘密侵權人使用的軟件代碼的環(huán)境會有權利人利用軟件代碼的環(huán)境有一定的不同,大部分侵權人會在權利人已有的軟件代碼基礎上,進行部分修改;另一方面,由于侵權人明知自己實施的是侵犯他人軟件商業(yè)秘密的行為,為規(guī)避侵權,或者為降低侵權風險,一般都會對權利人的軟件代碼作出一定的修改。這就會導致侵權人使用的軟件代碼與權利人的軟件代碼絕大多少情況下,不可能完全一致,但這不能否定侵權事實,這也是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存在的原因。由于侵權人能夠修改的畢竟還是只能是少數(shù)部分,不可能對絕大多數(shù)軟件代碼進行修改,也不可能對核心代碼進行修改,所以絕大部分的軟件代碼的文件的表觀現(xiàn)象還都應當是一致的。
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的程序性鑒定之三:軟件代碼使用過程對比
在對軟件代碼名稱進行對比后,下一步是對軟件代碼使用過程進行對比。在這個階段的對比,可能會涉及到使用過程中的加密、解密過程,但加密、解密過程不是此處所要進行的對比,因為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對比的是具體的軟件代碼,是對軟件功能、內容有著實質影響的部分,加密只是權利人保護軟件代碼的手段、解密只是侵權人為獲得軟件代碼而實施的破壞防護的手段。因此,加密、解密過程本身不是軟件代碼對比要涉及的內容,也不是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所針對的對象。在對軟件代碼使用過程進行對比時,是對軟件代碼使用過程中的屏幕顯示、使用方法、功能、功能鍵、以往范例等進行對比,特別是對于屏幕顯示,要仔細對其普通文獻和下拉、內容、選擇項、彈出菜單的方位等進行對比。
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的程序性鑒定之四:對軟件代碼的提取
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的基礎是代碼,然后對代碼進行比較,因此只要進行軟件商業(yè)秘密鑒定,必然涉及到對代碼的提取問題,這關系到用于對比的軟件代碼的來源以及來源是否合法的問題。具體而言,涉及到權利人的軟件代碼的提取,以及侵權人軟件代碼的提取,提取時特別要注意不要將雙方檢材的代碼進行混淆,如果混淆,必然會影響軟件代碼同一性對比結果。